
最近小区菜市场里,糖炒栗子的香味飘得老远,刚出锅的栗子圆滚滚、热乎乎,剥一个塞进嘴里,又甜又面,别提多解馋了。家住3栋的李伯,每天早市必买一斤,他总说:“这栗子可是好东西,我吃了大半个月,早上起来腰不酸了,手脚也没那么凉了。”其实李伯说的没错,栗子在中医里被称为“纯阳之果”,秋冬正是上市旺季,吃法简单还养人,但里面的门道可不少,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。

一 为啥叫“纯阳之果”?这说法可不是瞎编的。中医认为,栗子性温味甘,归脾、胃、肾经,阳气特别足,就像给身体加了个“小火炉”。李伯之前总抱怨秋冬手脚冰凉,晚上睡觉暖不热被窝,还爱犯消化不良,吃啥都没胃口。后来听小区养生课老师说栗子能补脾补肾,就开始每天吃几颗,没想到坚持下来真有改善。不过他一开始没掌握量,第一天就吃了二十多颗,结果当天晚上肚子胀得睡不着,第二天还便秘了,这才知道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贪多。而且李伯还踩过一个坑——之前总爱买路边的糖炒栗子,吃着香但总觉得腻,后来听医生说加工过度的栗子不好,才改成了水煮的,吃着更舒服。二 咱们吃栗子,核心就是“适量”二字。再好的养生食材,吃多了也会给身体添负担。栗子的淀粉含量不低,每100克就有差不多40克碳水化合物,热量也不低,约214千卡,相当于小半碗米饭。所以专家建议,每天吃5-7颗最合适,大概20-30克,既能吸收营养,又不会给脾胃造成压力。李伯后来调整了用量,每天早上剥7颗,配着小米粥吃,再也没出现过腹胀的情况,反而胃口越来越好了,连带着精神头都足了。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两个关键禁忌:一是加工过度的栗子要少吃。像糖炒栗子、油焖栗子、栗子糕这些,虽然吃着香,但制作时会加大量糖、油,不仅额外增加热量和糖分,还会加重脾胃负担,长期吃容易上火、发胖,尤其不适合中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。李伯现在就认准水煮栗子,他说:“水煮的吃着清甜,还不腻,吃完胃里舒服。”二是发霉的栗子绝对不能吃!栗子放久了容易受潮发霉,表面长黑点、闻着有异味。

这类栗子可能含有黄曲霉素,这是强致癌物质,吃了会损伤肝脏,哪怕切掉发霉部分也不行,一定要直接丢掉。李伯就有次买了斤栗子没吃完,放了几个月长了霉点,他没舍不得,直接全扔了,还提醒邻居们:“发霉的栗子再便宜也不能要,伤身比省钱重要。” 三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放开吃,这3类人可得多留心。第一类是脾胃虚弱、容易胀气的人,就像李伯刚开始那样,这类人消化功能弱,过量吃栗子容易加重消化不良,建议从每天3-4颗开始尝试;第二类是糖尿病患者,栗子升糖指数不算低,虽然比米饭低,但吃多了还是会让血糖波动,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,每次不超过5颗,还要相应减少主食量;第三类是孕妇和儿童,孕妇吃多了容易便秘,儿童消化功能没发育完全,过量食用可能引发积食,建议儿童每天不超过3颗,孕妇不超过5颗。 说到吃法,李伯可是研究出了不少花样,而且都特别适合秋冬。最简单的就是水煮栗子,把栗子洗干净,用刀背划个小口,加水煮20分钟,煮好后又甜又糯,还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,比糖炒栗子健康多了,不会额外摄入糖分和油脂。

李伯还爱做栗子小米粥,晚上提前泡好小米,早上加入剥好的栗子仁,煮25分钟,粥煮得黏糊糊的,栗子的甜味渗进粥里,喝着暖脾胃,特别适合早餐。另外,栗子炖排骨也是道养生硬菜,排骨焯水后和栗子仁、姜片一起炖1小时,既能补阳气,又能补蛋白质,秋冬吃着暖心又暖胃。不过要注意,尽量少盐少糖,保持清淡,才能更好地发挥养生效果。四秋冬养生,讲究的是平衡,不能只靠某一种食材。李伯现在除了每天吃几颗栗子,饮食上还特别注意搭配,比如中午会炒一盘白菜,晚上喝碗萝卜汤,再搭配点杂粮饭,做到寒热均衡。而且他每天吃完晚饭,都会在小区里散步20分钟,周末还会去公园晒晒太阳,他说:“光靠吃不够,动一动、晒晒太阳,阳气才能更好地生发。”确实,养生从来不是单一的事,饮食、运动、作息结合起来,效果才会翻倍。 最后要提醒大家,栗子再好,也只是养生食材,不能代替药物。

如果本身有脾胃疾病、肾病、糖尿病等基础问题,或者吃了栗子后出现持续腹胀、腹痛等不适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不要自己盲目调理。注:文中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温馨提示: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科普参考,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,在采取任何预防、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,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。
恒正网-场外股票配资-主力配资炒股-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